城門棱堡(英文:Shing Mun Redoubt),又稱城門碉堡,是香港昔日的重要軍事設施,是醉酒灣防線的一部分,位於新界城門谷城門水塘以南、金山以北的孖指徑一帶[1]。2009年12月,古物諮詢委員會把「新界城門水塘以南及金山郊野公園」的城門碉堡[2],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3][4]。
城門棱堡駐港英軍二戰防衛設施的一部分香港新界孖指徑城門棱堡的地道出入口,左邊名為麗晶街(Regent Street),右邊名為舒佛畢利巷(Shaftesbury Avenue)类型地下防線设施信息控制者駐港英軍(1941年)公众开放是现状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历史建於1937年建造者皇家工兵使用时期1941年材料混凝土战役香港保衛戰事件太平洋戰爭驻军状态历任指挥官華里士准將、懷特中校派駐部隊皇家蘇格蘭兵團第2營A連(1941年)
目录
1 建築
2 圖片
3 參見
4 參考資料
5 外部連接
建築
编辑
城門棱堡的地下指揮部位於孖指徑山上[5],這個地堡名爲「史泰寧皇宮酒店」(Strand Palace Hotel),棱堡的機槍堡通過地道連接,機槍堡的編號分別為400、401、402及403[6],棱堡亦設有露天的戰壕[7]。地道的名稱以倫敦的街道命名[8],分別稱為「牛津街」、「麗晶街」、「皮卡地里街」、「乾草市場」、「舒佛畢利巷」及「查寧坊」[9][10]。
1941年12月9日晚上至10日凌晨,日軍第228聯隊攻陷城門碉堡,據稱當日軍之後以軍刀在舒佛畢利巷的牆壁刻下「若林隊占領」[11]。
圖片
编辑
城門棱堡的地圖
日軍於1941年12月9日攻陷城門棱堡的示意圖
城門棱堡的地道,此處是麗晶街和乾草市場的交界處
牛津街的其中一個出入口
其中一個地道(舒佛畢利巷)出入口刻有「若林隊佔領」
地道
地道「皮卡地里街」的通風口
參見
编辑
香港保衛戰
醉酒灣防線
黃泥涌峽軍事遺址
參考資料
编辑
^ Special issue to commemorate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Battle of Hong Kong, 8 December to 25 December 1941 (PDF). www.hkis.org.hk.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Surveyors. 2021-11-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3-12).
^ 沙田區內的法定古蹟、已獲確定/尚待評級項目 (PDF). 沙田區議會.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7-30).
^ 1,444幢歷史建築名單和評估結果 (PDF). 古物諮詢委員會.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6-25).
^ 第1章發展局古蹟及歷史建築物的保育 (PDF). 發展局.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6-04).
^ 城門山上藏碉堡. 信報. 2016-05-13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 John Cartwright. The Defence of Hong Kong - Shing Mun Redoubt and the Gin Drinker's Line. [200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1).
^ 戰前印兵於城門碉堡演練影片. 港識多史. 2021-02-11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7).
^ 戰爭歷史實地考察二:城門棱堡 (PDF). www.edb.gov.hk. [2021-1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6-17).
^ (繁體中文) 二十世紀香港之棱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蕭國健,香港海防博物館,於2008年12月11日查閱
^ To Action On The Gin Drinker's Line. British Archaeology. [200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9).
^ 城門戰地遺跡徑二維碼內容 - 4. 隧道出入口: 舒佛畢利巷. www.natureintouch.gov.hk.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30).
外部連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城門棱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