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查查 » 古汉语字典“循”文言文意思“循”在古汉语中的解释繁体:循(简繁同形)
拼音:xún
“循”字的古汉语解释 xún1.动词 顺着。《察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
2.动词 遵循;依照。《孔雀东南飞》:“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循分】安守本分。
“循”国语辞典解释 xún动词 1.沿著、順著。《左傳.昭公七年》:「循牆而走。」 《淮南子.本經》:「五星循軌而不失其行。」 2.遵守、依照。例: 「依循」 、「循規蹈矩」 。《禮記.射義》:「卿大夫循法為節。」 3.撫摩。《韓非子.說林下》:「其一人舉踶馬,其一人從後而循之,三撫其尻而馬不踶。」 《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數數自循其刀環,握其足。」 4.巡視。通「巡」 。《墨子.迎敵祠》:「縣師受事,出葆,循溝防。」 《禮記.月令》:「循行國邑,周視原野。」 形容词善良守法的。例: 「循吏」 。副词逐漸、漸漸。例: 「循循善誘」 。《聊齋志異.卷一.青鳳》:「蓋循循善教,有師範焉。」名词姓。如南朝時梁有循景智。“循”康熙字典解释唐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𠀤音旬。爾雅·釋詁自也,率循也。說文行順也。禮·射義卿大夫以循法爲節。史記·循吏傳奉職循理,亦可以爲治,何必威嚴哉。前漢·賈誼傳此業壹定,世世常安,而後有所持循矣。註執持而順行之。 又增韻依也。左傳·昭七年循牆而走。二十三年循山而南。註依山南行也。 又廣韻善也。 又玉篇循次序也。論語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又韻會循環,謂旋繞往來。史記·高帝紀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 又巡也。前漢·宣帝紀遣使者循行郡國,問民所疾苦。 又正韻循,摩也。前漢·李陵傳數數自循其刀環。註循,謂摩循也。 又撫循,慰安也。前漢·蕭何傳拊循勉百姓。趙充國傳拊循和輯。 又廣雅述也。前漢·馮立傳立爲西河上郡太守,居職公廉,與其兄野王相似。吏民歌之曰:大馮君,小馮君,兄弟繼踵相因循。 又無所作爲曰因循。韓愈·酬裴功曹詩多才自勞苦,無用秖因循。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蹲循,逡巡也。“循”形意通解略說: 從「彳」,「盾」聲,本義為順着。詳解: 從「彳」,「盾」聲,本義為順着。《說文》:「行順也。从彳,盾聲。」《左傳‧僖公四年》:「若出於東方,觀兵於東夷,循海而歸,其可也。」 「循」可表示遵從、遵循。《書‧顧命》:「臨君周邦,率循大卞。」孔傳:「率群臣,循大法。」 「循」也表示良善。唐韓愈〈袁州刺史謝上表〉:「伏以州小地狹,稅賦及時,人安吏循,閭里無事。」 「循」還表示撫摸。《禮記‧內則》:「適子、庶子,已食而見,必循其首。」孫希旦集解:「循,猶撫也。」相关查询徯徬徭讯迅恂询徐徙徘勋律徕训役徵熏殉御彷旬巽逊曛薰驯徇德寻洵+古汉语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