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围怎么量?一张图教你正确方法引用1来源1.https://bestmade.com.tw/blogs/news/waistline-health?srsltid=AfmBOoocizRap7cSdtj0ql5GV7LgNXeJcOBFUXkjk_c6ZGl5F8Guana7要判断是不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就从量腰围开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腰围判定标准,男性腰围≥90cm(35.5英寸)、女性腰围≥80cm(31.5英寸)就是超标。但到底“腰围”应该怎么测量才对?是要以肚脐为基准,绕一圈测量?还是拿皮尺绕着肚子最胖的地方绕一圈?提醒您,腰围测量位置不正确,可能会差好几英寸。快跟着专家的方法,看看你的腰围是否超标!
腰有多重要?腰粗与腰细可是关系着健康的重要指标,从现在开始,好好留意腰围尺寸,不要超标,腰围减一英寸,会比多一英寸来得健康。
男女腰围超标逐年攀升,心肌梗塞风险高
腰粗与腰细的标准值在哪?2013年卫生部公布腰围判定标准,男性腰围≥90公分(35.5英寸)、女性腰围≥80公分(31.5英寸),就是腰围超标。事实上,依据此标准,国人的腰围普遍都有过大的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4~2017年度“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报告显示,男、女腰围过大比例会随着年龄增加,45岁以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人腰围过粗,且女性比男性更明显。统计显示,女性腰围过粗的比例,19~44岁约30.8%,到了45~64岁更上扬到55.8%,65~74岁提高至70.6%,75岁以上再上升至81.7%。
过去医学界和营养学界的专家会从体重与BMI观察肥胖盛行率,世界卫生组织对肥胖的定义,是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健康指标,分正常、过重、肥胖(第一度肥胖、第二度肥胖)共几个区间,也依此指针做为合并症发生的判定,其中也包含代谢综合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嘉昇表示,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腰围变粗造成的腹部肥胖,代表内脏堆积过多脂肪,是发生新陈代谢症候群的关键因素。内脏脂肪超标,承受血管疾病带来的健康威胁,比起全身肥胖者危害更严重,因为内脏脂肪过量,会提高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风险,即使体重与BMI未超标,照样会危害健康。专家曾提出“皮带松紧定生死”的健康概念,就是这个道理。
腰围粗代表内脏脂肪多
容易血糖升高及引发第二型糖尿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代谢病科主任李奕德解释,体脂肪有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fat)及内脏脂肪(Visceral fat)两类,可用手抓起来的是皮下脂肪,约占全身85%,至于内脏脂肪是附着在肝、肾、大肠、小肠等器官周边的脂肪,约占全身15%。脂肪细胞是维持生命的必要物质,同时有储存多余能量的作用,但也会产生荷尔蒙和炎症物质,尤其是内脏脂肪细胞的活性很高,会产生不好的发炎物质,使身体持续发炎,可能导致动脉内壁形成斑块。
血管内的斑块是由胆固醇与脂肪性物质合成,随着时间积累,原本平滑的动脉壁会变硬及狭窄,这是造成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及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此外,内脏脂肪堆积后引起的发炎反应,也会使胰岛素敏感度下降,胰岛素分泌失调后逐渐减少,导致血糖升高及第二型糖尿病的发生。根据研究,患有代谢综合征者,未来罹患糖尿病的机率是一般人的2.5倍、心血管疾病约高1倍。
肚子大的苹果型肥胖
疾病风险比西洋梨型身材者高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子,但不代表身体发福了就一定会发生代谢综合征,有些肥胖者的五大代谢综合征指标依然正常。郭嘉昇医师提到,依照脂肪堆积部位不同,肥胖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苹果型”和“西洋梨型”两种。与代谢异常相关的是“苹果型肥胖”,这是一种腰部粗(肚子大),腰部以下相对较细的肥胖身形,由于腹部堆积大量油脂,内脏脂肪相对过高,存在较高的健康威胁。
至于西洋梨形身材,是腰部以下(臀部、大腿)粗,腰部以上相对较细的肥胖身形,皮下脂肪较多,受到代谢综合征的影响较小,只因肥胖是万病之源,攸关健康与生命,不能轻忽脂肪堆积的问题,越早控制体重,就可享“瘦”健康,降低疾病威胁。
腰围测量位置不正确,可能差上好几英寸
想远离代谢综合征,就从最简易判断的“量腰围”开始。拿皮尺测量腰围就可快速筛检,只要男性腰围≥90cm(35.5英寸)、女性腰围≥80cm(31.5英寸),请积极减肥、缩减腰围,腰围一英寸、一英寸的减少,就会远离代谢综合征带来的健康威胁。
腰围怎么测量,才精准?似乎每个人都有私藏量法,是以腰带位置为准,还是以裤腰下腹边缘,还是上腹边缘为准?若测量失准,可能差上好几英寸。李奕德主任提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测量位置及步骤,可精准地量出最正确的腰围。